“近年来,中国金融业进入了扩大开放的快车道,一系列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措施密集推出,进一步推进了各金融细分行业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改革工作组主管、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金融主管江海峰日前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表示,未来应多措并举厚植外资发展沃土,提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生根发展的信心。
在江海峰看来,2023年,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力度显著加大。围绕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优化,监管层面陆续出台了拓宽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范围、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提升境外资金投资便利度等扩大开放的务实举措。同时,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成绩得到了海外市场和机构的充分认可,外资加速在华展业,一批重量级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中国共有18家外资参控股证券公司以及9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截至去年11月末,已有1115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规模3.54万亿元。
此外,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资金融机构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其中,中资银行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日益深化,为资金融通提供坚实保障。截至2023年6月末,13家中资银行在5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145家一级机构。江海峰认为,我国仍需要进行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金融开放。他表示,当前外资金融机构主要面临着在政策落实、监管规则和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挑战。放宽外资市场准入仅是开端,还需深化准入后环节的配套改革。
“对外资企业需‘扶上马送一程’,进一步为外资企业提供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还需‘筑巢引凤栖’,多措并举厚植外资发展沃土,提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生根发展的信心。”他说。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已成为金融大国。如何从金融大国转变为金融强国?江海峰提出两方面建议:
首先,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是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他表示,下一步应继续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同时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把香港、上海打造成双向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为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供强大助力。
其次,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当下已步入“深水区”,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在“引进来”方面,应为外资发挥特色优势创造条件,结合外资机构特点,充分衡量其业务专长特色优势,优化准入后的政策安排与便利;还应加大力度支持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鼓励中资机构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优化布局、强化服务,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