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年纪拍《金莲》,大家觉得怎么样?”在近日的广东汉剧电影《金莲》观影活动现场,主演李仙花向观众们打趣发问,眉眼笑成了一道弯。当天她一身宽松的中国风打扮,肩挎一个帆布袋,状态松弛舒展。
“不是每个演员都能解决好《金莲》这样的艺术课题。”著名戏剧评论家崔伟评价,李仙花在这出戏里真正体现了艺术的成熟。
李仙花:我喜欢有“嚼劲”的角色
吃止痛片+胃药完成拍摄
“有挑战的戏,演起来才过瘾。我相信我的直觉。”李仙花说。
银幕上,她饰演一位二八少女,步步莲花、神情娇俏。107分钟的片长,她轻松驾驭了大量高难度的唱段,跨越花旦、花衫、青衣三个行当,将金莲的复杂性格演绎得入木三分。
金莲并不是一个讨巧的角色,长期饱受争议,人们对这个人物形象褒贬不一,因此也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力。一旦演得过了,角色就歪了。李仙花偏偏就喜欢这样“有嚼劲的角色”。
李仙花(左)饰演金莲。
从艺50年,李仙花一直在寻求突破。汉剧《金莲》舞台版创排于2011年,当时她已功成名就: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10年有余,担任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因为看了昆曲《金瓶梅》剧本,她惊讶于潘金莲的故事还可以这样演绎。于是,她找到编剧隆学义老先生,恳求改编为汉剧本。
把汉剧《金莲》搬上大银幕的过程中,李仙花还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考验。拍戏第二天,备战“一度梅”时落下的旧伤复发,膝盖疼得走不了路。第二天去到医院,她哀求医生:“能不能开点猛药,让我能下地走路?只要能走,我就能演。”医生担心药量太大会伤胃,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就再开点胃药。”
就这样,她一边吃止痛片,一边吃胃药,完成了电影的拍摄,让身边的年轻演员佩服不已。
李仙花在放映活动现场分享影片幕后故事。
将千年汉调与昆曲结合
李仙花的“狠劲”,在业内是出了名的。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是李仙花在校时的老师。他回忆说,李仙花到中国戏曲学院读书时,刚生完小孩出满月,头上裹着厚厚的毛线帽,在食堂排队时,都要找个地方压腿。
前几年,赵景勃接受李仙花的邀请,到梅州担任广东汉剧《章台青柳》的总导演并参与编剧。“她完全是在向自己的年龄挑战。”
李仙花在《章台青柳》饰演柳如是。
排练时正是广东最热的7月,李仙花每天都在排练场挥汗,衣服都要湿透几套。赵景勃导演让她“意思意思就行”,她非要“满宫满调”地带着乐队唱。到了晚上,还要加夜班,教学生走戏,一走就是一两个小时。
站在从艺50年的节点,李仙花还在追求,她正在创作汉调《牡丹亭》。“将千年汉调,跟600多年历史的昆曲相结合,自会有一番美景出现,这是汉剧史上没有过的事儿。”
《牡丹亭》是公认最经典、最难改编的本子之一,当提出这个想法时,恩师——昆曲大师梁谷音也“吓了一跳”。李仙花后来是这样说服恩师的:“我的师傅梁素珍86岁了,我的徒弟们又还年轻。我必须搞一些创作,为汉剧的前景进行谋划。我希望给汉剧留下好作品,把好戏传给年轻汉剧人。”
连续两年的生日,她都是在排练场上与年轻人一起度过的。“我迫切而真诚的目的,无非是将自己50年来的艺术经验分享给我的伙伴、徒弟和学生们,为广东汉剧尽我的全力。”
对话李仙花
用千年汉调来演绎《牡丹亭》,太美了
赋予金莲现代品格的创造
南方+:为什么选择《金莲》这个题材?
李仙花:这个人物太有“嚼劲”了,而且张力很大。这样的戏演起来很过瘾,很考验演员的功力。
2010年,我看了著名剧作家隆学义基于小说《金瓶梅》创作出同名的昆曲剧本,里边的故事结构、人物特别有深度,文采鲜活,深深吸引了我。我当时觉得,这个人物虽然褒贬不一,但是我就想客观展示一下她的心路历程,把她的复杂性表达出来。后来我跟隆学义老先生聊,请他改编了汉剧文本。
讲实话,十多年前排这个戏压力也挺大。我跟主管部门说,我先把戏立起来,你们再看一看。因为我是搞艺术的,我是从艺术上去挖掘这个人物。
南方+:您怎么理解金莲这个角色?
李仙花:这个戏重点是表现潘金莲被扭曲以后的灵魂自救。她认识到,被欺凌的人为了活下去,还会去欺凌别人,最后她在一步步错误中丢掉了性命,最终以死来拯救自己的灵魂。金莲是多面的,既可怜、更可恨。
最后的效果我是比较满意的。我认为在金莲的形象挖掘上,片子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妇女解放、个性解放,也跳出了非黑即白的简单价值评判,赋予了她现代品格的创造。
广东汉剧电影《金莲》在院线上映。
南方+:这次拍戏,有哪些难忘的幕后故事?
李仙花:我觉得电影是一个遗憾的艺术,成片后就不能改了。所以在镜头面前我会非常珍惜,尽量使人物饱满,但是又要把握分寸,不能太过,也不能太收,还要有美感。
另外,这次我是带着我的徒弟和学生们一起拍戏,可以说是“三代同堂”,希望大家可以多关注广东汉剧的年轻演员们。
通过新剧来“传帮带”
南方+:您现在在创作汉调《牡丹亭》,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挑战?
李仙花:(笑)我真是自找苦吃。我这个年龄,按理来说(演这出大戏)体力是不够的。五折基本上都是独角戏,非常考验演员的唱念做表的功力。
但为什么我还去挑战?我相信我的艺术触觉。我认为用千年汉调来演绎《牡丹亭》太美了。昆曲《牡丹亭》文采斐然,用传统的汉调曲牌来演绎,恰如其分,唱出来就是古香古色,缠缠绵绵。怎么唱?没人尝试过,我只能自己摸索。能琢磨出这个味道,我相信观众会如痴如醉的。因为我在创作过程中就感受到了它的美,它的迷人和魅力。
李仙花在从艺50周年艺术晚会上谢幕。
南方+:会不会有声音说,您在这个年纪应该往后退,把舞台留给年轻人?
李仙花:其实我早已退出舞台了。我现在排这些剧目,就是在传承。包括前几年的《章台青柳》,我排的时候,就是带着徒弟们一块儿。这个戏我立起来了,她们也达到了演出水平。我是以戏带团、带教,把戏搞出来,就让学生演,让她们去争奖。
比如《牡丹亭》,这个戏太历练演员了。每一折都是精华,都是经典。要是能啃下来,且能演好,你就成功了。我的目的就是通过剧目来进行传帮带,历练徒弟们,也为汉剧留下财富。
在从艺50周年艺术晚会上,李仙花一众学生和弟子带来表演。
南方+:年轻人接得住这个戏吗?
李仙花:她们说一人演一折戏,我说不行,要学就全本都学,要有雄心和胆量,像师傅一样。
为推动汉剧申遗出力
南方+:广东汉剧在今天的发展,面临怎样的状况?
李仙花:汉剧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有300多年历史,但是发展到现在,前景并不是很乐观。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多元文化的冲击、市场的冲击。
汉剧的五个分支,除了湖北汉剧在武汉,其他像广东汉剧、闽西汉剧、湖南汉剧、陕西安康汉调二黄,都不在省会城市,观众市场相对小,在政策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都有困难。
像《金莲》《白门柳》《蝴蝶梦》这三部汉剧,都是非常好的戏,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摆在那里。因此,我希望通过电影艺术的转化,借助电影的创造力和传播力,提升汉剧的时代感和影响力。
广东汉剧电影《白门柳》。
南方+:对于汉剧的传承和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李仙花:人才很重要。当年黄石汉剧团解散时,我去湖北把人才引进来。2005年,广东汉剧院与梅州市艺术学校联合举办五年制“汉剧幼苗班”,第一届50个学生,毕业后有三分之二留在了剧团,现在已经是剧团的中坚力量。
我建议从五方面努力:一是“造血”,建立汉剧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二是“输液”,成立以汉剧繁荣发展为宗旨的基金会;三是“筑巢”,在省会城市建设汉剧院团;四是“树典”,推举能在行业发声的代表;五是“齐鸣”,五省合力推动事业发展。
现在,五省汉剧正联合申报“世界非遗”,近期主要在加强各方联络协调、策划交流演出、收集整理资料、草拟申报文本等。我热切盼望着申遗成功,让汉剧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采写】南方+记者 徐子茗
【拍摄】南方+记者 仇敏业
【剪辑】南方+记者 陈文夏 实习生 彭伊凡